YouTube 致力於提供清新、公平且不受任何人濫用的內容管理生態系統。為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制定了多項政策,明確說明內容管理員在使用內容管理系統 (CMS) 的各項功能時必須遵守的規定。所有內容管理員都應該對其內容擁有者負責,確實遵守這些政策和標準。
違反內容管理員政策的後果
無法繼續使用 CMS 功能
合作夥伴如果濫用 CMS 功能,將無法繼續使用這些功能。這項處分通常只會持續一段時間,確切的時間長度則須視政策而定。如果發現您可能有濫用 CMS 功能的情況,我們便會提出警告。如果您違反了其中一項政策,我們也會透過電子郵件說明您的違規行為,您的合作夥伴經理則會收到具體詳情和後續處理步驟的相關資訊。如果您沒有合作夥伴經理,可以與創作者支援團隊聯絡來瞭解詳情。
屢次違規或違規情節重大
我們非常重視這些政策。合作夥伴如果屢次違反內容管理員政策或違規情節重大,將會面臨更嚴厲的處分,包括無法繼續使用其他 CMS 功能、延長禁止使用特定功能的時間,或是完全撤銷 CMS 的存取權限並終止與 YouTube 之間的任何合約。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根據政策規定發出「最後警示」。如果內容管理員收到 YouTube 發出的官方最後警示,就無法使用大部分的 CMS 功能,直到他們在一年內通過濫用行為稽核程序為止。收到最後警示後的一年內,如果內容管理員再度違反任何內容管理員政策,且未申請濫用行為稽核程序,或是無法通過該程序,其與 YouTube 之間的合作關係就有可能遭到終止。
管理多位內容擁有者的注意事項
請注意,如果您在 YouTube 上管理多名內容管理員,一旦其中一名內容管理員違反了相關政策,那麼您所管理的所有內容管理員也可能連帶受罰。
一般性內容管理員政策
這類政策適用於可使用 YouTube CMS 的所有合作夥伴
內容管理員必須確保所有連結的頻道都遵循 YouTube 的內容政策與規範。此政策適用於上傳至自有自營頻道與聯盟頻道的內容。
政策規定
- 在 90 天內,內容管理員不得發生超過 30 起以上的濫用事件 (例如頻道遭終止、停權或停用營利功能等事件)。此政策適用於聯盟與非聯盟帳戶中的所有頻道。
- 在 90 天內,內容管理員自己的非聯盟頻道不得發生 10 起以上的頻道濫用事件。
違反政策
一旦超過上述限制,代表您違反了這項政策,記違規一次。90 天內若出現第一次違規,我們將給予 1 個月的停權處分。在停權期間,您無法建立新頻道或將新頻道連結至內容管理員。
90 天內若出現第二次違規,我們將給予 2 個月的停權處分。第三次 (也就是最後一次) 違規時,我們將加重處分,包括長期停權或終止您與 YouTube 簽訂的合約。
如何遵守政策規定
- 向您負責管理的頻道擁有者說明相關規定,協助他們瞭解 YouTube 的《社群規範》和《廣告客戶青睞內容規範》,並確保他們的行為符合《YouTube 服務條款》。
- 請定期留意頻道是否發生濫用事件,特別是近期連結的帳戶。
- 定期匯出頻道清單,監控內容管理員底下的頻道終止事件數量。
- 連結至內容管理員的頻道數量,以不超過管理負荷量為準。
- 將頻道加入內容管理員前,請仔細審核。
政策規定:
- 內容管理員每個月的頻道連結邀請接受率必須維持在 90% 以上。
- 如果內容管理員的邀請接受率低於 90%,所有相關內容擁有者帳戶在未來 1 個月內發出的頻道邀請可能都會受到限制。
如何遵守政策規定:
- 在月初發送邀請,讓創作者有足夠時間可以接受邀請。
- 僅將邀請傳送給您認識且與您有實質業務關係的頻道。
- 如有需要,可以主動與創作者聯絡來提醒對方接受邀請。
政策規定:
- 內容管理員不得試圖規避或干擾 YouTube 的各種系統、程序或政策。
- 違反這項政策將構成重大濫用行為,我們可能會終止您管理的所有內容擁有者帳戶。
違反這項政策的實例包括:
- 不當使用 CMS 來透過不符合 YouTube 營利資格的內容營利,例如違反《社群規範》和《品牌安全規範》的內容,以及任何適用法規禁止的內容等等。
- 以人工方式將擁有權新增至您不具備合法智慧財產權的 Content ID 資產 (即便僅維持一段時間)。
- 透過手動 Content ID 聲明規避版權聲明爭議解決程序。
政策規定:
如何遵守政策規定:
- 謹慎選擇您要管理的新頻道,避免新增可能使警告總數增加的頻道。
- 對大多數合作夥伴而言,將管理的自有自營內容擁有者頻道數量維持在 120 個以內時,成效往往最為出色。
- 向您負責管理的頻道擁有者說明相關規定,協助他們瞭解何謂版權,並確保這些頻道擁有者的行為符合 YouTube 政策的規範。
- 在拓展管理的頻道數量時,請妥善進行內部控管。
- 內容管理員應對使用其 CMS 帳戶進行的每一個行動負責。
- 確認已採取合適的保護措施,監控旗下員工的存取及使用行為是否符合相關政策。公司須對個別員工的行動負責。
- 本政策同樣適用於受雇管理 CMS 帳戶的第三方公司。
- 嚴格禁止以利益交換的形式,向未結盟或受限的第三方提供 CMS 帳戶的存取權。
- 不得出借或租售 CMS 帳戶的存取權。
- 如已授權第三方代為管理 CMS 帳戶,該機構必須與我們直接簽訂合作夥伴協議。
- 請勿向有濫用紀錄的組織機構 (或相關人士) 提供 CMS 帳戶的存取權。
- YouTube 一旦發現有未結盟或受限對象獲得您的 CMS 帳戶存取權,便可能會採取行動。例如,YouTube 可能撤銷個人的存取權,或是終止任何相關合約。
Content ID 政策
這類政策適用於可使用 Content ID 比對系統的合作夥伴。如要進一步瞭解 Content ID 的使用資格,請參閱這篇說明中心文章。
政策規定
- 您必須在聲明擁有權的領域擁有參考檔案素材的專屬權利。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第三方以非專屬方式授權的內容,例如大型體育賽事的地方轉播。
- 依創用 CC 或類似免費/開放式授權所發布的內容。
- 公版資源的影片、錄製內容或樂曲。
- 在符合合理使用原則情況下所使用的第三方剪輯片段。
- 為了納入其他作品而大規模出售或授權的內容,例如製片音樂素材。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所有參考檔案都必須充分展現獨特性,以確保比對準確。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卡拉 OK 錄音、重製音檔和聲音相似的錄製內容。
- 音效、聲底或製作用循環音效。
- 公版資源內容的錄音,且與該內容的其他錄音類似,例如古典樂。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所有參考檔案都必須個別代表一項智慧財產。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歌曲或短版影片內容合輯。
- 混搭歌曲或連續 DJ 混音。
- 排行清單或整張專輯的錄音內容。
- 不得用作參考資料的內容舉例如下:
- 所有用於內容營利的參考檔案都必須符合 YouTube 的內容政策。
電玩遊戲內容的特殊限制
- 只有電玩遊戲發行商可以提交含有遊戲影片片段或電玩遊戲原聲配樂 (OST) 的參考檔案。
- 電玩遊戲原聲配樂的定義是專為電玩遊戲創作的錄音內容,而非經授權可用於電玩遊戲中的音樂曲目。
- 這項政策涵蓋遊戲直播內容的 VOD。
- 使用 Copyright Match Tool 或手動聲明版權功能來保護這項內容。
- 翻唱電玩遊戲原聲配樂的所有錄音資產都必須遵循送交審查政策。
- 對於這類資產而言,與內嵌樂曲相配的旋律可能造成大量不當的版權聲明,而這可能違背了電玩遊戲發行商的意願。
政策規定:
- 在所有內容管理員的內容擁有者目錄中,無效 Content ID 參考資料的比例均須低於 1%,而且在 30 天內不得有超過 500 項無效參考資料。
- 如果超過這個數量,內容擁有者的參考資料提供功能可能會受到限制或遭到停用。
手動聲明版權簡介
內容管理員可以使用手動聲明版權功能,針對含有其內容的影片手動提出版權聲明。這項功能只限於用來彌補自動聲明機制的遺漏之處。如果內容類型無法透過 Content ID 比對技術提出版權聲明,則不得使用手動聲明版權功能提出版權聲明。
手動聲明版權工具僅供具有重大需求的合作夥伴使用。為維護一個健全、公正,且符合 YouTube 四項自由理念的生態系統,我們為手動聲明版權功能設下嚴格的使用要求。
手動聲明版權的內容限制
限制 | 詳細資訊 |
---|---|
只能針對自己具備專屬擁有權的影片內容提出聲明。 | 只可針對上傳影片中存在的內容提出版權聲明。 請勿就不屬於自己的內容 (或部分內容) 手動聲明版權。
|
手動聲明版權僅可使用於 Content ID 比對系統的潛在聲明範圍內。 |
Content ID 的比對系統僅可在上傳者的影片與合作夥伴提供的參考內容之間,比對兩者的音訊、影像與旋律。所有手動聲明版權的行為皆必須比照這項核心功能。 請勿根據縮圖或靜態影像對影片手動聲明版權。
Content ID 僅支援樂曲的權利管理,而無法用於其他形式的書面或事先擬好腳本的著作。 |
如果目前或先前已透過某項資產對影片提出版權聲明,請勿就相同的內容再次手動聲明版權。 | 如果創作者曾成功提出版權爭議,就不得再次對相關影片的相同內容手動聲明版權。 這類重複、互相衝突的手動聲明,可能構成《系統規避行為》政策所述的重大違規行為。 |
請勿透過手動聲明版權的方式,針對影片現有的聲明建立無效的收益分享方式。 | 如果違反這項政策,可能構成情節重大的《系統規避行為》政策違規情況。 |
如果您的擁有權已嵌入或應嵌入其他資產,請勿以手動方式對影片聲明版權。 | 如果包含您樂曲的錄音資產已對影片片段提出版權聲明,則請勿對該片段手動提出樂曲版權聲明。樂曲擁有權應盡可能嵌入錄音內容中。 |
手動聲明版權的使用限制
限制 | 詳細說明 |
---|---|
在手動提出版權聲明前,必須先以人工方式審查欲聲明版權的內容。 |
我們不允許以自動化方式進行手動聲明版權流程。請參閱專人介入處理政策。 |
用於手動聲明版權的所有資產,都必須含有正確且容易理解的中繼資料,以及有效的參考資料內容。 | 如果版權內容的參考資源不適合用來比對,或違反參考資源政策的規範,則不在此限。
雖然這類資產不用提供參考資料,但所有聲明內容必須具有區別性,且能以中繼資料準確描述 (例如,不是「單一來源的資產」或「通用資產」)。 |
用於手動聲明版權的資產,必須準確反映您的擁有權範圍。 | 舉例來說,假如您是地方轉播單位,想針對二次上傳的授權內容提出版權聲明,但如果您沒有該內容的全球轉播權,就無法手動聲明版權並套用全球封鎖政策。 此外,轉播單位也許有權在某些地區顯示授權內容,但這不一定代表他們可以針對該地區含有其內容的影片提出聲明。 |
所有手動聲明都必須包含準確的時間戳記,以標示版權內容在影片中的位置。 | 每個相符片段都必須標明時間戳記。 刻意或屢次提供誤導性的時間戳記,可能會構成重大違規行為。 |
手動聲明版權時所套用的「營利」政策,必須同時符合 YouTube《社群規範》和《品牌安全規範》。 | 我們可能會將此視為違反《系統規避行為》政策。請按這裡瞭解詳情。 |
手動聲明版權時,如果音訊內容僅占影片的一小部分,便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能對影片套用營利政策。 | 一般來說,您只能針對手動聲明版權的片段音訊內容套用封鎖或追蹤政策,除非該內容符合以下情況: 屬於影片合輯、音樂排行榜或音樂主題挑戰的一部分。
|
手動聲明版權時,可能無法對「無意間使用」的音訊內容套用「營利」政策;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可以對使用您內容的任何影片套用「追蹤」或「封鎖」政策。 | 本政策對「無意間使用」的定義如下:
下列為「無意間使用」的部分實例:
我們不視為「無意間使用」的部分實例:
|
如何避免發生問題的小提示:
- 請隨時留意「僅採取封鎖行動」的版權聲明。如果發現任何問題,請直接向合作夥伴經理回報。
- 解決資產擁有權和參考資源的爭議。
- 審查潛在或有爭議的版權聲明。
政策規定
- 專人介入處理意指必須以人工方式審查相關內容,並不得透過自動化服務或指令碼執行所需程序。
- 所有的專人介入處理 (例如確認潛在或有爭議的聲明) 皆必須:
- 準確反映擁有權範圍。
- 遵守所有相關法規。
- 遵守 YouTube 的所有政策,例如營利資格規定。
政策規定
- 所有資產都必須含有正確、一致且容易理解的中繼資料。
- 上傳者必須明確瞭解遭聲明版權的內容為何,以及擁有者是誰。各內容類型至少必須提供以下的中繼資料:
- 錄音內容或音樂影片:包含 ISRC、標題、演出者與唱片公司。
- 樂曲:包含標題與作曲家。
- 電視劇集:包含節目名稱,以及劇集標題或集別。
- 電影:包含片名與導演。
- 體育賽事轉播:包含選手或隊伍名稱與賽事日期。
- 其他網路資產:應正確描述相關參考內容。
- 音樂合作夥伴應負責確保影片上傳/下載和建立 Art Track 所需的中繼資料準確性。
- 如果提供的中繼資料不符品質標準,我們有權限制或縮減影片上傳/下載。
- 上傳者必須明確瞭解遭聲明版權的內容為何,以及擁有者是誰。各內容類型至少必須提供以下的中繼資料:
- 內容管理員必須使用合適的資產類型。
- 舉例來說,合作夥伴不得為音樂內容建立網路資產。音樂影片資產不得使用於非由唱片公司建立的現場演出錄影內容。
- 如果該內容的資產已經存在於 Content ID 系統中,則請勿重複建立內容資產。
- 請將擁有權加入到現有資產中,而非建立新的資產。
- 如果您實際上並未具備該智慧財產的擁有權,則請勿把擁有權加入該項資產。
- 因為我們可能會將此視為違反《系統規避行為》政策,而您與 YouTube 的合作夥伴協議也將承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