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銷目標對象範例

根據使用者行為建立再行銷目標對象。

 

本文舉例說明了定義常用再行銷目標對象的方式。

本文內容:

退出漏斗的使用者

漏斗範例:

「類別」網頁 > 「產品」網頁 > 「購物車」網頁 > 「結帳」網頁

在使用者上次退出轉換漏斗的地方重新接觸他們。

為漏斗中的每個階段建立個別目標對象,做法是在目標對象中加進於該階段離開漏斗的使用者,並排除在後續階段離開漏斗的使用者。

舉例來說,如要針對在產品網頁階段離開漏斗的使用者建立目標對象,請:

  • 加進看過「類別」(例如服飾/男性 + T 恤) 和「產品」(G + 標誌 + 白色 + T 恤) 網頁的使用者
  • 排除看過「購物車」和「結帳」網頁的使用者。
包含及排除漏斗步驟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的條件篩選器

這個目標對象包含曾對標誌 T 恤表達興趣,最後卻沒完成購買的使用者。您可以鎖定這些使用者放送該款 T 恤的廣告 (如 T 恤的提醒或折扣等訊息) 或類似商品的廣告,以進行再行銷。

放棄購物車內商品的使用者

將商品放進購物車的使用者有很強的消費意願。他們可能會到多個網站上將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放進購物車來比價 (例如商品價格加上運費的價錢),或是在購物期間時被其他事打斷而暫時離開。這些進入轉換漏斗後段的人正是再行銷廣告活動該鎖定的理想對象;您可以給點甜頭 (例如運費優待/免運費,或是為購物車內的商品打折),吸引他們完成購買。

針對看過購物車網頁的使用者建立目標對象,並排除看過「感謝」或「訂單確認」網頁的使用者。

包含條件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針對完成一次購買的已排除使用者,您也可以選擇是否要在他們於日後的工作階段中放棄購物車時,將他們加回目標對象中。進一步瞭解如何將使用者從目標對象中永久或暫時排除。

 

請將目標對象設為未完成任何轉換 (例如目標達成數、交易或收益為零),但曾在搜尋欄位中輸入內容 (這裡是指非空白字串) 的客群:

包含條件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不論關聯性高低,每當消費者的搜尋內容與您的產品吻合時,就是您抓住他們的興趣並做成買賣的時機。請趁機會放送廣告宣傳消費者搜尋過的特定商品,或其他可能適用的相似替代產品。

 

瀏覽過目錄中任何網頁的使用者

使用目錄名稱 (例如「/男性/」或「/女性/」) 來找出網頁目錄。

包含條件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如果使用者瀏覽了多個某目錄下的網頁,但都沒有停留太長的時間,他們也許是想瞭解您為該類型產品提供的商品種類,或是在瀏覽期間一直沒有看到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建議您再次接觸這類使用者,向他們顯示促銷訊息、折扣優惠或主打新商品的廣告。

 

瀏覽過特定網頁的使用者

假設每一頁都有不重複的網頁標題,您可以在條件中使用「網頁標題」。

包含條件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如果某產品網頁吸引到大量人潮,但轉換率卻低於預期,不妨考慮提供訪客更詳盡或更吸睛的產品資訊,或是和競爭對手比較一下,看看您的價格是否夠優惠。假設您在市面上推出了全新產品,由於用過的人不多,可能就需要借助廣告文案和產品詳情來彌補使用體驗。若網頁上的產品資訊無法讓第一次來訪的消費者感興趣,建議您調整廣告文案和產品詳情,然後鎖定這些舊訪客放送包含新資訊的廣告。如果發現自己的價格不夠有競爭力,不妨調整價格,然後對市面上的消費者放送再行銷廣告活動,大力宣傳產品的優惠價格。

 

完成轉換的使用者

您可以建立這個目標對象來找出完成目標或交易的使用者;只要建立篩選器,即可判別出「目標達成數」、「交易」或「收益」大於 0 的使用者。

包含條件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完成轉換的使用者」類別的含括範圍很廣,但這群人有個共通特點:他們很可能完成額外的轉換。來客產品/服務購買頻率高的商家 (例如珠寶、服飾或美妝用品店) 發現,經常在生命週期初期完成轉換的消費者,在整個生命週期內產生的價值更高。舉例來說,相較於在頭一年只光顧 4 至 5 次,要是您能吸引某消費者在第一個月就前來消費相同次數,這不但表示消費者會更常光臨您的商家,還能延長生命週期,產生的價值也更高。

與「任何」已完成轉換的使用者再次接觸都有助於擴大佈局,您可以推波助瀾趁機再次激發這群人的欲望,或重新喚醒他們的興趣。如果想鎖定目前時常完成轉換,且轉換模式十分密集的消費者放送再行銷廣告,建議您著重高價值使用者 (目標對象定義請看接下來的介紹),根據回訪率、頻率和轉換價值吸引這群人再次上門。

 

高價值使用者

最近完成轉換、時常轉換以及進行高價值轉換的使用者,這些都適合做為再行銷廣告活動的目標對象,因為他們已經對您的產品或服務表示興趣。為了持續吸引這些使用者,建議您提醒他們最近看過卻未購買的產品、介紹與他們ㄧ購買的產品相關的其他產品,或是介紹新產品系列。

您可以組合「行為」、「最初工作階段日期」和「電子商務」篩選器來定義目標對象。本例使用「行為」、「最初工作階段日期」和「電子商務」篩選器,找出至少造訪過 3 次、本月至少購買過 1 次並消費至少 1,500 元的使用者,以及購買「外套」類別商品的使用者。

「行為」篩選器會指定最低工作階段數 (3) 和最低交易次數 (1):

包含行為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最初工作階段日期」篩選器會指定所執行工作階段的開始時段 (本例為當月第 1 天,也就是 12 月 1 日):

包含最初工作階段篩選器日期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電子商務」篩選器會指定最低收益金額 (50) 和產品類別 (外套):

包含電子商務篩選器的目標對象建立工具

常用條件的參考資料

目標對象 條件
消費金額高於/低於 $N 的使用者 (收益 < 或 > N)
至少 N 個工作階段的使用者 (工作階段數大於或等於 N)
最初是由廣告帶到網站,之後又因搜尋回到網站的使用者 (步驟 1:媒介 = 單次點擊出價;步驟 2:媒介 = 隨機搜尋)
 
「距上次工作階段的天數」維度目前無法用來做為再行銷目標對象的元素之一。

 

這對您有幫助嗎?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
true
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

歡迎使用 google.com/analytics/learn 這項新資源,瞭解如何發揮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4 的最大效益。新版網站提供了影片、文章、引導式流程等多種資源,以及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Discord、網誌、YouTube 頻道和 GitHub 存放區的連結。

立即開始學習!

搜尋
清除搜尋內容
關閉搜尋
主選單
5789052184934015366
true
搜尋說明中心
true
true
true
true
true
69256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