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和指標

[GA4] 瞭解使用者指標

瞭解 Google Analytics 透過使用者指標區分使用者的方式

Google Analytics 提供了幾種使用者指標,讓您可以透過不同方式瞭解有多少使用者造訪網站或應用程式。

差異一覽

下列核心使用者指標可用來定義,有多少使用者造訪您的網站或應用程式:

  • 「使用者總數」是在指定日期範圍內,造訪您網站或應用程式的使用者總數。
  • 「活躍使用者」是在指定日期範圍內,與您的網站或應用程式互動的使用者人數。
  • 「新使用者」是在指定日期範圍內,從未造訪您網站或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人數。
  • 「回訪者」是在指定日期範圍內,造訪您網站或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人數。

請特別注意,並非所有新使用者都是活躍使用者,因此新使用者人數可能會超過活躍使用者人數,雖然新使用者和活躍使用者人數不會超過使用者總人數,但門檻等因素可能會導致這兩組人數出現差異。在 Google Analytics 中,報表只會顯示活躍使用者人數,但匯出至 Google Ads 的資料會顯示活躍和非活躍使用者人數。 進一步瞭解資料閾值

深入比較

下表提供每個使用者指標的定義:

指標 說明 填入方式

使用者總數

在指定日期範圍內,觸發事件的不重複使用者人數。 當符合事件條件時,系統就會觸發事件。舉例來說,您可以設定事件觸發條件,當使用者完成購買時,系統會在維度中填入「購買」一詞。

系統會自動填入這項指標的資料。

新使用者

在指定日期範圍內,記錄 first_openfirst_visit 事件的不重複新使用者人數。

系統會自動填入這項指標的資料。

活躍使用者

在指定日期範圍內,與您網站或應用程式互動的不重複使用者人數。

活躍使用者是指觸發互動工作階段的任何使用者,或是在 Analytics 收集下列資料時與這類資料相關的任何使用者:

只要在 1 秒內偵測到 user_engagement 事件,系統就會將使用者視為活躍使用者。

系統會自動填入這項指標的資料。

回訪者

在指定日期範圍內,先前曾啟動至少一個工作階段的不重複使用者人數 (不論先前的工作階段是否為互動工作階段)。

「互動工作階段」是指持續超過 10 秒、曾發生至少 1 次轉換事件或至少 2 次網頁/畫面瀏覽的工作階段。

系統會自動填入這項指標的資料。

注意:有時使用者只會計入其中一個類別。舉例來說,如果使用者先前曾開啟網站,但再次開啟網站時,在網站上停留時間不到 10 秒,且未在網頁上進行任何操作,就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者不符合任何活躍使用者條件,因此只會計入使用者總數,而非活躍使用者人數。

這對您有幫助嗎?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
true
搜尋
清除搜尋內容
關閉搜尋
主選單
8898244785251588805
true
搜尋說明中心
false
true
true
true
true
true
69256
false
false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