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說明「站內搜尋」報表中所用的指標和維度。
指標
包含搜尋的工作階段 = 至少用過一次站內搜尋功能的工作階段次數。
% 工作階段使用內部搜尋 = 總工作階段次數中有多少百分比在工作階段中進行搜尋。
不重複搜尋總數 = 使用您站內搜尋的總次數。在同一次工作階段時如果多次搜尋同一關鍵字,則不包括在內。
每次搜尋結果網頁瀏覽量 = 不重複搜尋總數中,瀏覽了搜尋結果中的幾個網頁。
搜尋離開 = 搜尋後隨即離開網站的次數。
% 搜尋離開 = 不重複搜尋總數中,有多少百分比在搜尋後隨即離開。
搜尋修正次數 = 使用者搜尋後隨即再度搜尋的次數。
% 搜尋修正 = 搜尋中有多少百分比隨即再度搜尋,計算方式為:搜尋修正次數 / 搜尋結果網頁瀏覽量。
搜尋後停留的時間 = 使用者搜尋後留在您網站上的時間,計算方式為:所有搜尋的「search_duration」總數 / (「search_transitions」+ 1)
搜尋瀏覽頁數 = 搜尋後的平均瀏覽頁數,計算方式為:所有搜尋的「search_depth」總數 / (「search_transitions」+ 1)
維度
搜尋網頁:使用者在網站上搜尋時所位於的網頁
搜尋結果網頁:搜尋引擎查詢所帶出的結果網頁
結果網頁瀏覽量:按下結果網頁後看到的網頁
範例
假設您的網站收到使用者以下列方式瀏覽的三次工作階段...
- 工作階段 1:(從「相機」進入「黑色相機」字詞搜尋網頁花了 30 秒;從搜尋「黑色相機」到離開網站花了 60 秒)
- 搜尋字詞網頁 (字詞:相機) >:
- 結果網頁 >
- 查看結果網頁瀏覽量 >
- 查看結果網頁瀏覽量 >
- 搜尋字詞網頁 (字詞:黑色相機) >
- 搜尋結果網頁 >
- 查看結果網頁瀏覽量 >
- 查看結果網頁瀏覽量 >
- 查看結果網頁瀏覽量 >
- 離開網站
- 工作階段 2:(從進入「電腦」搜尋字詞網頁到離開網站花了 15 秒)
- 搜尋網頁 (字詞:電腦) >
- 結果網頁 >
- 離開網站
- 工作階段 3:
- 未搜尋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算出下列指標:
- % 工作階段使用內部搜尋 = 2 (使用了站內搜尋的使用者) (工作階段 1 & 工作階段 2) / 3 (使用者總數) = 66.7%
- 帶來搜尋的工作階段 = 2 (工作階段 1 & 工作階段 2)
- 不重複搜尋總數 = 3 (相機、黑色相機、電腦)
- 結果網頁瀏覽量 / 搜尋 = (2 + 3) / 3 = 1.67
- 搜尋離開 = 1 (工作階段 2)
- % 搜尋離開 = 1 (工作階段 2) / 2 (工作階段 1 & 工作階段 2) = 50%
- 修正 = 1 (工作階段 1 - 黑色相機)
- % 修正 = 1 (工作階段 1 - 黑色相機) / 3 = 33.3%
- 搜尋後停留的時間 = (30 秒 + 60 秒 + 15 秒) / (1 + 1) [工作階段 1 & 工作階段 2] = 52.5 秒
- 搜尋瀏覽頁數 = (2 [相機] + 3 [黑色相機] + 0 [電腦]) / (1 [工作階段 1] + 1 [工作階段 2]) = 2.5
目標轉換
在「站內搜尋」報表中,目標轉換是針對至少在您網站上進行一次搜尋的工作階段來計算。在所有其他報表中,目標轉換則是針對所有工作階段來計算,不論工作階段是否透過站內搜尋產生。這樣一來,您就能更精確地根據目標來判定站內搜尋功能的成效。